第三百七十一章 告状的来了_我在现代留过学
十八书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告状的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七十一章 告状的来了

  同时通报了行军计划和路线。

  并告诉赵煦,他早则将于闰二月中旬抵达桂州,晚则在闰二月月底抵达,误差不会超过五天。

  此外,还汇报了军中情况。

  一切顺利,一路上也没有士兵闹事。

  大军南下,虽偶有伤病,但有赖于燕辰统帅的军医的救治,没有死一个人。

  这就实在是奇迹了。

  章惇的奏疏,则是请求调任知邵州关杞为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担任他的助手。

  在奏疏中,章惇极力称赞了关杞的为人、才干和品德。

  看完章惇的奏疏,赵煦就想了起来。

  当初,他还惦记过关杞收藏的那些传世的书法名帖呢。

  不意,这关杞居然和章惇还是旧友!

  仔细想想也合理,根据赵煦在现代看过的史料,关杞和沈括是好友,两人书信往来非常频繁,《梦溪笔谈》上关杞就多次出场。

  而当年章惇开湖南,关杞好像就在当地为官?

  沈括因此向章惇推荐关杞就显得很合理了。

  而章惇的这个请求,在赵煦还没有来之前,两宫就已经批复了同意。

  这很正常——大宋宰执们在外上奏的人事请求,一般来说都会被满足。

  甚至,在熙宁之前,宰执重臣出知在外,自辟官员就是合法权力。

  看着狄咏、章惇的奏疏,赵煦正打算随便拿起别的奏疏也看一看。

  殿门外传来了閤门通事舍人郭忠孝的声音:“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驸马都尉、开州团练使郭献卿于宫外递贴求见。”

  “郭献卿?”太皇太后疑惑起来:“他怎么了?”

  郭忠孝在帘外低着头,道:“臣不知!”

  他当然知道,可他不愿意卷入这个事情里面。

  太危险了。

  郭献卿背后是魏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背后是周淑妃。

  要人命的是,这位仁庙宠妃,如今还在大内呢。

  而且这位淑妃娘娘,当年在宫中的身份,和如今的太皇太后是一样的。

  只不过,太皇太后是被其姨母慈圣光献养在膝下,而周淑妃则是被其姑母温成张皇后养在膝下。

  两人的年纪也相仿,所以,周淑妃和如今的太皇太后算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先帝在时,太皇太后就常常和这位周淑妃一起同游后苑。

  也就是近来,因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务繁忙,才没怎么往来了。

  果不其然,郭忠孝就听帷幕里的太皇太后问道:“郭献卿的劄子何在?”

  郭忠孝赶忙将郭献卿的劄子呈在手上:“在此。”

  太皇太后便命粱惟简去取来,然后拿在手上,她看了看赵煦,就道:“官家,老身和仁庙的淑妃娘娘有些交情,淑妃娘娘就一个女儿,老身得替她看顾一些。”

  不得不说,这位女中尧舜,对自己人是真的好。

  哪怕是张茂则,那也是发现了对方在瞒着她搞小动作,而且威胁到了高家的子孙富贵后才狠下心来的。

  赵煦微笑着点头:“孙儿也听说过,淑妃娘娘是大内的贤妃,只是一直无缘拜见。”

  太皇太后道:“日后有机会,老身带官家去拜见淑妃娘娘,娘娘见了官家,肯定会喜欢的。”

  赵煦点点头。

  太皇太后就已经拆开了劄子,看了起来,然后她的脸色变得精彩极了。

  她放下劄子,看了看赵煦,似乎犹豫了一会,才问道:“官家,驸马都尉郭献卿何时获罪于官家?”

  赵煦装傻充愣的摇摇头:“孙儿今日之前,都不知道,魏国大长公主的夫君名字!”

  太皇太后想了想,觉得也是。

  官家即位之后,虽然宗室外戚都来拜见过。

  可,都是在殿中,远远的拜了拜。

  而且,官家对一般的宗室外戚,都没有表现过什么好奇,更不要说亲自召见了。

  只有高家、向家的人和事情,他才亲自关心,亲自询问。

  所以……

  她将劄子递给赵煦:“官家看看吧……这郭献卿说,得罪官家,乞当面谢罪!”

  今天肩膀酸痛的厉害,明天得去做理疗才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niuk.org。十八书屋手机版:https://m.sniuk.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