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六千块_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十八书屋 >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 第62章 六千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章 六千块

  第62章六千块

  “陆婉婷漂亮吗?”林毅询问柱子。

  柱子点点头,然后立马又摇摇头。

  “不漂亮,都走这么远了,你还回头看个der啊。”林毅把柱子的帽子往下拉了一些,遮住眼睛。

  柱子顿时有些害羞起来。

  “我现在算是明白,老大你为啥不喜欢英子了,原来外面的女孩子长的那么漂亮。”柱子小声的说道。

  “去去去,我什么时候说过不喜欢英子了,风马牛不相及好吧。”林毅笑骂道。

  八十年代的女孩子,不施粉黛都挺漂亮,不像后世,各种照骗,化妆鬼才,千篇一律的网红脸。

  这个年代的女孩子,那真是美的各有特点。

  而且身上都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柱子收回了视线,目光警惕的看向四周,他现在看谁都像是坏人,想要觊觎老大身上的钱。

  “你别这样明显,咱们卖人参,都是私下交易,没有几个人知道。”林毅咳嗽一声。

  回到旅店,柱子进入房间,便把门给反锁,还拉了一张桌子过来靠着。

  其实柱子不知道的是,这些钱,林毅已经悄悄放到了空间里。

  瑞土银行的保险柜,都不如空间安全可靠。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林毅带着柱子在楼下吃了个早餐,然后便回村了。

  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

  “回去口风严实点,不许往外抖搂,我觉得还是要低调一些,闷声发大财。”林毅叮嘱柱子道。

  林场那悬赏是没办法,闹的人尽皆知。

  但跟野山参相比,都算不上什么。

  林毅如今才算是真正有钱了。

  六千块,加上此前积攒的一千多块钱,林毅身上已经有七千多。

  放在80年,妥妥的有为青年。

  一个村的首富不好说,但排前三,是肯定没跑。

  柱子拍着胸膛跟林毅保证,他绝对不往外说。

  这一趟,林毅给了柱子一百块。

  柱子起初不肯要,这就跟着跑了一趟腿,啥也没有干,一百块太多了。

  但林毅把钱硬塞进了柱子口袋:“柱子,平安无事最好,谁也不希望有事,但这一趟,其实是有些风险的,你冒着风险跟我出来,一百块我还觉着给少了呢,安心收着,不然以后我不带你玩了。”

  柱子听到林毅的话,连忙把钱给收了。

  跟着老大有肉吃,要是老大不带他玩,那他才没地哭去。

  快到村子的时候,林毅听到路边有人在兜售着哈城红肠。

  于是他停下了驴车,去买了一些。

  柱子也买了一大袋。

  东北人吃红肠,历史悠久。

  尤其是哈城红肠,那都是老牌子了。

  年底的时候,多买一些,放在家里就当是囤年货了,无论是自己吃,还是拿来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大,这有钱就是不一样啊。”柱子乐呵的抱着红肠,笑的跟二傻子一样。

  往年他买红肠都是论根卖,今年沾着林毅的光,也出手阔绰了一次。

  他想着,这钱回到家,也不是他的,回头又会被他妈以各种名义收上去。

  还不如多买一些红肠。

  红肠他也喜欢吃,吃多少都不会觉着腻。

  回去的路上,柱子便吃了一根。

  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也可以烤来吃,或者用来烧菜。

  这个看个人喜好了。

  其实红肠不是咱们国家的特产,而是舶来品。

  原产于北边的战斗民族,是一种用猪肉、淀粉、大蒜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

  因颜色火红得名。

  味道醇厚、鲜美。

  是随着中俄铁路的开通,从战斗民族传入我国的。

  当然,入乡随俗,现如今,哈城的红肠经过改良,已经跟战斗民族那边的风味不太一样。

  而比较贴合东北这边的口味。

  每年快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哈城的人,走街串巷,卖红肠。

  买的人很多,要是去的晚,卖完了就白跑一趟。

  林毅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没少跟红肠打交道。

  前世开饭店的时候,采购的量更是大。

  兴起的时候,他也研究了红肠的做法。

  打算仿造哈城的红肠,弄一个长白山的品牌。

  不过,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哈城最正宗的红肠,是用大兴安岭的老果木熏制而成的。

  因此,它除了肉香还会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果木香。

  外表是漂亮的枣红色,仅仅是拿在手上,淡淡的果木熏烤后的香气就在鼻尖萦绕,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

  林毅后面便放弃了。

  回到家,林毅拿出几根烤肠,打上花刀,然后放入锅里油炸了,撒上一些胡椒粉,香味那叫一个绝。

  林柔柔被馋的不要不要的,哥哥前哥哥后叫着。

  “先说好,等凉一些再吃,不然上火。”林毅对林柔柔说道。

  林柔柔连忙点头。

  林毅给老妈也留了一串。

  李秀荷吃的同样也很香。

  “昨天晚上还顺利吗?”李秀荷询问林毅。

  林毅点了点头:“挺顺利的,卖给了一个港商,小赚一笔。”

  “那就好。”李秀荷没有问林毅卖了多少钱,对于她来说,超过一千块,便是天文数字了。

  如今林毅赚钱的本事,让她有些惶恐不安。

  她不知道钱来的这么快,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是林毅把钱给她,她更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好在母子两都有默契,纠结的话题,略去不谈。

  山货依然在收,林毅今天又加了一项,药材。

  尤其是人参,灵芝这些贵重的药材,林毅来者不拒。

  反正有富婆陆婉婷兜底。

  昨天小富婆可是说,她有的是钱,就是宝芝林重开,所以对药材需求量十分巨大。

  林毅约好了,在她回去港岛前,给她弄一批药材。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

  通知:大雪封山,天寒地冻,进山有风险,望广大村民不要擅自进山,切勿自误!

  “这几天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喊,一天喊好几遍呢。”林柔柔吐槽道。

  正是因为出了事,村里才会这么兴师动众喊话。

  要是不出事,其实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但喊了也没啥用,基本上年年该出事,还都会出事。

  无他,家里没吃的,缺衣少食,不都惦记着山里那点东西嘛。

  虽然有风险,但还是有很多人会铤而走险。

  再说了,没有出事前,大部分进山的人都是怀着侥幸心理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niuk.org。十八书屋手机版:https://m.sniuk.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