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大唐名将之刀_1990我的人生重置了
十八书屋 > 1990我的人生重置了 > 第一百四十章 大唐名将之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章 大唐名将之刀

  很多人都知道,宝玑手表的标志是两根指针,实际上最早的宝玑手表的印记是香根鸢尾,使用了20年之久。

  香根鸳尾是法国国花,这种花和百合花很相似。波旁王朝时期就已经确定了,从此一直未曾更改过。

  瑞士宝玑手表为什么会用法国国花来做印记呢?

  这个可能不是很好确认,但收藏界很多人都认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为了讨好庞博王朝,故意这样做的。

  当然,也许这印这个印记与他对法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很大关系。

  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先生1947年出生在瑞士,十五岁就移居到巴黎。

  在法国,他学会了制表的所有工艺,结婚,创业。

  他的年轻岁月都是在巴黎度过的。

  有一次在贵族聚会上,路易宝玑先生有缘结识了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为其制定了一支带有香根鸢尾的女士怀表。

  此后,他成为波波旁王朝皇室的专用手表制造商,为庞博王朝王室成员定制了很多手表,上面都有相根鸳尾的印记。

  这种印记消失在磅礴王朝覆灭之后。

  前世王枫很喜欢各类手表,但知道的很少,所以上网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

  也就是说,带有箱根烟蒂印记的宝玑老怀表,一定是大师当年的亲手制作。

  接过女人开具的小票,王枫很仔细的将手表擦拭一遍,揣进衬衣的口袋里。

  这件物品妥妥的收藏级老物件了。

  当初,据网上记载,1980年九月,法国举行一次拍卖会,一支那不勒斯皇后佩戴过的宝玑手表被宝玑集团的总部回购,落锤价为960万法郎,折合美元200多万。

  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这只怀表虽然没有那不勒斯皇室背书,暂时还查不到出处,但它的年份比拍卖会的那只更早,保养的更好,价值绝不低于前者。

  能在这家摊位上捡漏一只宝玑怀表王峰王枫连带着将他所有的东西都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值得购买的,在走之前,王枫问摊主。

  “能问一句,刚才那只怀表你是从哪里收来的吗”?王枫问道。

  哦,你说那只老怀表啊,那只表有缺陷没有陀飞轮没有………”。

  这女人还挺诚实把缺点都说了出来。

  陀飞轮是机械表中的调节器,也是路易宝鸡先生19世纪初发明的,而这只手表是18世纪下半叶生产的,怎么会有陀飞轮呢?

  “谢谢你的提醒”,王枫微笑着点头示意转身离去。

  清晚期民国的民窑瓷器随处可见,五六十年代的外销瓷和东瀛瓷器也不在少数。

  路过一個全是弓弩的摊位王枫不免多看了几眼,摊主极力的推销也没激起王枫的购买欲望。

  这个摊位的隔壁是一个简易的棚子,在三面是铁网格上面挂着的是各种刀具,前面还有一个摊位。

  在摊位上摆放着的全都是二手以及一些有历史感的冷兵器!

  有东瀛的军刀,太刀,武士刀,西洋刀剑,阿拉伯地区的弯刀,最先引起王枫兴趣的是一个类似于标囊的东西,上面插着十把飞刀。

  王枫拿起来,拔出一把飞刀,这把刀是折叠锻打有雪花般的花纹,两面开刃,刃口锋利,长度大约在十一二公分左右,重量大约三四两。

  头部比较尖锐,两面的中间都有一个血槽,越看越喜欢。

  “老板,这小刀多少钱?”

  老板是个大胡子的中年人“这刀是按套卖的,是经过大师锻造师锻打而成的,工艺非常精湛,一套的价格是二百美刀!”

  二十美刀一把,不算便宜,一把狗腿刀不过才二十五美刀。“就这一套吗?”王枫问道。

  “不不,一共两套。”摊主说着从摊位下面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一套飞刀。

  王枫大致检查了一遍,东西质量基本差不多“这两套我都要了,三百美刀!”

  “三百五十美刀!”

  “我没时间和你砍价,不卖就算了。”王枫随意的打开边上的一个长一米左右盒子,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眼睛就是微微一凝。

  接着便不动声色的看着摊主“这把刀多少钱?”

  “嗨,你真有眼光,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东瀛名刀!行俭刀!”

  王枫心说,去你妈的,你个二百五什么东瀛行俭刀啊?

  王枫都有一种想给他脸上来两个大逼兜子的想法。

  这明显是一把保存良好来自东方中华大唐的唐刀。

  很多人在提到唐刀的时候,会采用唐刀四,隋刀二,宋刀三的说法,认为唐刀只有四种,这种观念是狭隘错误的。

  就比如被誉为东瀛刀祖的(金银戏装唐大刀),其风格就是仿唐代的翘刀而来,而翘刀是唐代的行旅佩刀,带有微微的弧线造型,别致优美,为川中平原民间所制!

  严格来说,制式唐刀有四种,所谓制式唐刀,是指官府统一饭模后铸造的刀具。

  眼前这一柄直刀长足有80厘米左右,手柄长约20厘米左右,典型的双手横刀。

  刀柄处有桃心环,这是环手制式。

  为了配重和防止脱手防滑用的,刀身宽一寸三厚达一个多公分。

  典型的后背大宽刃将军级,佩刀中刃为一寸二。

  校尉级佩刀,小刃为一寸或一寸一。

  常规级刀尖儿斜向上双面开刃。

  刀身刻有流云纹点簪七星与东瀛珍藏的另一把唐刀七星剑(盛德太子)的佩刀有些相似。

  刀镡(护手)为凤尾小镡在刀镡上方两公分处簪刻有金纹,(行俭)二字。

  也难怪这个二货摊主胡编乱造什么行俭刀,感情是用这两个字来命名的,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这把唐刀保存的相当完好,刀身虽然已经有些锈色,但锻造时留下的流云水纹依旧清晰可见。

  刀柄上的持手木估计已经腐烂,被后来的主人用两片新胡桃木夹住后,重新缠上丝带。

  这把刀只要重新稍微研磨一遍,肯定是一把锋利的大唐横刀。

  再看刀鞘,刀鞘长约65公分左右,楠木包金担负耳型制。

  在刀鞘口部及鞘尖包镶的白银已经彻底发黑氧化。

  这把刀鞘为什么没有腐烂而持手木柄却腐烂了?

  这是因为持手处经常沾有汗渍的原因所导致的。

  这就是一把珍藏级的大唐将军横刀。

  而且是一把名将之刀,从上面刻有的(行检)两字就不难想到,唐代著名的儒将裴行俭。

  这把刀一直保存这样完好,估计一直放在这个长盒子里长期与空气隔绝,有效的防水防潮,否则历经千年这把刀早已经锈蚀腐烂了。

  王枫没想到,今天心血来潮来布鲁克林跳蚤市场,竟然在这个摊位遇到了这种国宝级的藏品,真是撞了大运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niuk.org。十八书屋手机版:https://m.sniuk.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